骨盆疼可能是由前列腺炎、尿路感染、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腰椎管狭窄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前列腺炎
由于病原体感染、酒精刺激、久坐憋尿等原因导致前列腺充血水肿,引起排尿异常和盆腔疼痛。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如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2.尿路感染
由细菌直接侵袭所引起的尿道黏膜炎症。
致病菌多数为大肠埃希杆菌,少数为变形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等。可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发热、腰痛、骨盆部疼痛等。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控制病情发展。
3.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对于急性期发作的患者,建议卧床休息,配合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止痛药物缓解疼痛症状。
4.腰肌劳损
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动,导致腰背部肌肉持续收缩,形成慢性的无菌性炎症,进而引起腰背部酸胀疼痛的情况发生。患者可通过按摩、推拿等方式放松肌肉,改善血液循环,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美索巴莫片、氯唑沙宗片等药物减轻疼痛症状。
5.腰椎管狭窄
腰椎管狭窄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腰椎管各径线缩短,压迫硬膜囊、神经根而出现一系列腰腿痛及间歇性跛行的综合征。先天发育异常、创伤骨折、腰椎滑脱、韧带增生肥厚、关节突增生变尖、黄韧带肥厚、椎间盘突出、肿瘤、代谢性骨病均可导致腰椎管狭窄的发生。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以确定诊断并接受相应治疗,如手术切除受累组织扩大椎管容积。
针对骨盆疼痛,建议患者定期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以及直肠指检,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的问题。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不良姿势,以减少骨盆区域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