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判断肾衰竭症状主要是根据临床症状,以及血、尿常规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面判断。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一种病理状态,患者存在肾脏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并出现相应的症状。
1、临床症状:肾衰竭时由于肾脏功能异常,患者会出现相应的症状,比如水肿、高血压、心衰、消化道症状等,患者可有颜面部水肿、双下肢水肿,严重时可有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另外,肾衰竭患者还会出现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
2、血、尿常规检查:肾衰竭患者在做尿常规检查时会出现尿蛋白阳性,尿胆原阴性或者弱阳性,红细胞数量升高,有的患者甚至还会出现镜下血尿、肉眼血尿等。做血常规检查时,可以发现血肌酐水平明显升高,肾衰竭患者会有明显的贫血;
3、影像学检查:肾衰竭患者在做肾脏彩超检查时,可以发现肾脏体积明显缩小,甚至出现皮质和髓质界限不清;
4、其他:肾衰竭患者还可出现肾脏代谢产物潴留,导致其合成能力下降,进而影响贫血等症状的发生。除此之外,肾衰竭患者通常还会合并有钙磷代谢紊乱、电解质紊乱等。
如果发现自身存在肾衰竭的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并给予针对性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应用肾毒性药物,避免感染,以免加重肾衰竭的症状。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