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骨折术后需密切观察疼痛、肿胀、异常活动、发热、皮肤颜色改变等症状,并及时就医。
1.疼痛
小儿骨折术后的疼痛主要是由于手术创伤引起的软组织损伤和神经受压。这种疼痛通常集中在受伤部位,可能伴有局部压痛和被动运动时加剧的情况。
2.肿胀
肿胀是由于骨折导致周围血管破裂出血以及炎症反应所引起的组织水肿。
肿胀一般出现在受伤肢体的远端,如手部或足踝等处,可伴随温度升高和触感柔软。
3.异常活动
异常活动是指骨折后出现的关节不稳定或脱位,这可能是由于骨骼结构受损导致的功能障碍。异常活动主要表现在受伤关节,包括但不限于关节错动、关节面不平整等情况。
4.发热
发热是因为机体免疫系统对骨折造成的微小创伤产生应激反应,从而释放内源性致热原。体温通常会轻度至中度上升,可能伴有出汗或寒战等症状。
5.皮肤颜色改变
皮肤颜色改变可能与血液循环状态有关,例如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导致局部缺氧而使皮肤呈现紫色。皮肤颜色变化可见于任何部位,但常见于下肢,且可能伴有麻木或刺痛感。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X光片检查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治疗措施可能包括物理疗法来恢复功能,严重者需再次手术。在康复期间,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同时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促进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