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发冷、头痛、呕吐和贫血,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尽快就医以确诊并接受治疗。
1.发热
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传染病,疟原虫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出现发热的症状。发热通常出现在感染后的数小时至几天内,且伴随周期性寒战和出汗。
2.发冷
疟疾患者由于感染疟原虫后,疟原虫大量繁殖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发热。
此时为了降低体温,身体会通过收缩肌肉的方式来减少散热,从而出现发冷的感觉。这种症状通常会在发热前出现,且可能伴有寒战、颤抖等不适感。
3.头痛
疟疾感染时,疟原虫毒素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血管痉挛和水肿,进而引发头痛。头痛一般位于额头或两侧太阳穴区域,有时可呈搏动性痛,严重时可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4.呕吐
疟疾感染期间,疟原虫产生的毒素会引起胃肠道平滑肌强烈收缩,导致恶心和呕吐。呕吐多发生在发热和寒战之后,可能是由于高热或其他消化道症状如腹泻所致。
5.贫血
疟疾感染过程中,红细胞被破坏的速度超过骨髓造血系统的代偿能力,导致贫血的发生。贫血可能导致头晕、乏力等症状,重症贫血还可能出现心慌、呼吸困难等情况。
针对疟疾的相关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血液涂片查疟原虫以及相关抗体检测以确认诊断。治疗措施包括遵医嘱使用氯喹、奎宁等抗疟药物。在预防方面,应注意避免蚊虫叮咬,特别是在疟疾流行区,并确保居住环境整洁卫生,减少蚊媒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