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是一种肠道黏膜的急性炎症,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通常无法通过自我诊断方法进行确诊,一般需要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后才能确诊。
1、血液检查:当出现肠炎时,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中白细胞会出现增高。另外,部分肠炎患者进行大便检查时,可以发现大便中存在红细胞;
2、粪便检查:当患有肠炎时,大便常规检查的白细胞会明显增高,而且可以观察到有活动性的黏液脓血便;
3、肠镜检查:当肠炎患者的肠道黏膜出现损伤时,可以通过肠镜检查来判断局部是否存在病变。一般在进行肠镜检查时,可以观察到肠道的充血、水肿;
4、抗体检查:当肠炎患者的血清抗体检查结果为阳性时,通常可以诊断为肠炎。
此外,对于肠炎的患者,还可以进行病变部位的病理活检,即取部分肠道组织进行活检,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有中性粒细胞浸润、潘氏结节,则通常提示存在肠炎。
肠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饮食要注意卫生,尽量避免摄入不洁食物,以免诱发肠道感染。另外,建议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降低患肠炎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