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易引起的并发症包括角膜基质炎、泪囊炎、角膜溃疡、角膜穿孔,包括视网膜脱离,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
1.角膜基质炎
角膜基质炎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角膜后,炎症反应持续存在并深入角膜组织所致。角膜基质炎主要发生于角膜中央,炎症可向周围扩散,严重时可导致视力下降。
2.泪囊炎
沙眼衣原体可通过结膜上皮细胞间隙进入泪囊黏膜下潜伏繁殖,反复感染诱发慢性炎症。泪囊炎通常发生在泪囊区域,临床表现为眼红、眼痛、溢泪和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3.角膜溃疡
沙眼衣原体感染会引发免疫应答,产生多种炎症因子,这些因子会导致角膜组织受损,进而发展为溃疡。角膜溃疡多位于角膜中央或旁中央区,患者可能感受到眼部疼痛、畏光、流泪等不适。
4.角膜穿孔
角膜受到长期炎症刺激可能会出现水肿、变薄等情况,在炎症消退后容易形成瘢痕,当瘢痕逐渐增厚时,就会增加角膜穿孔的风险。角膜穿孔通常发生在已经发生过角膜溃疡或外伤的部位,此时角膜变得脆弱,更容易破裂。
5.视网膜脱离
由于沙眼病程长且病情复杂,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眼内炎症反应加剧,炎症细胞浸润累及黄斑部,从而引起黄斑部脉络膜视网膜前膜粘连,使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与神经上皮层分离,形成裂孔,最终导致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通常发生在眼底后极部,患者可能出现眼前漂浮物、闪光感、视野缺损等症状。
针对上述提及的症状,可以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如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检眼镜检查以及视力测试。对于角膜基质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泼尼松滴眼液、环孢素A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抗炎治疗。而针对其他病症,则需要遵医嘱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例如角膜穿孔者需行角膜移植术,视网膜脱离者可行激光光凝或冷凝治疗。患者平时应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脏手揉眼,以免加重感染风险。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促进疾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