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佝偻病的初期症状可能包括颅骨软化、方颅、前囟门闭合延迟、生长迟缓和出牙延迟,这些症状可能表明佝偻病的存在,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1.颅骨软化
颅骨软化是由于钙质缺乏导致骨骼密度下降。颅骨由多块扁平骨头组成,这些骨头在未完全骨化时较为柔软。
颅骨软化主要影响头部,可能导致头部畸形,如斜头或扁头。
2.方颅
方颅主要是因为维生素D和钙等物质缺乏,导致颅骨不能正常骨化,颅骨各个骨片未能融合在一起所致。当颅骨各骨板因缺钙出现变薄的情况时,会导致颅腔内压力增高,从而引起头痛的症状。典型表现为头颅前后径增加,额部突出,形成方形外观。
3.前囟门闭合延迟
前囟门闭合延迟可能与钙质吸收不良有关,钙质不足会影响前囟门的骨化过程,导致其闭合时间推迟。前囟位于头顶中央,通常在婴儿出生后数月内逐渐增大,在一岁至一岁半之间自然闭合。若前囟门到两岁还未闭合,则可能是佝偻病的表现之一。
4.生长迟缓
佝偻病患儿体内钙磷代谢紊乱,生长激素分泌减少,进而影响身高增长速度,导致生长迟缓。佝偻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身材矮小、体重不增或者减轻的现象。
5.出牙延迟
佝偻病患者的牙齿矿化异常,牙齿发育受到干扰,因此会出现出牙延迟的现象。佝偻病患儿常伴有牙齿萌出时间晚于同龄儿童,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牙齿脱落。
针对小儿佝偻病的初期症状,建议进行血生化检查以评估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必要时可做X线检查来确定骨骼病变程度。治疗措施包括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重症病例需遵医嘱使用维生素D制剂。家长应注意保证孩子均衡饮食,尤其是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定期带孩子晒太阳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