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假膜型念珠菌病的致病微生物是念珠菌属中的白色念珠菌。
急性假膜型念珠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该真菌通过黏附于宿主细胞表面并分泌胞外酶来侵犯组织。其能够产生分解角质蛋白的酶类,导致口腔黏膜出现坏死性病变。此疾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口腔内出现白色薄膜样物,伴随口干、咽痛、吞咽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全身不适、发热等反应。
针对该疾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唾液培养以鉴定是否存在念珠菌以及其对不同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同时还会采集标本送至实验室进行显微镜检查看是否有真菌孢子或菌丝体存在。治疗通常采用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或制霉菌素。患者需遵医嘱用药,并定期复查以评估疗效。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使用他人物品,以防交叉感染。在治疗期间,应严格按医嘱服药,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