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主要病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酒精滥用、吸烟、自身免疫性胃炎等,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可以在强酸环境下存活的细菌,当其进入人体后,可在胃黏膜表面定居、繁殖,产生毒素和酶等物质,导致局部炎症反应。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有效方法,通常采用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包括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铋制剂。
2.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会导致胃黏膜损伤,引起胃炎的发生。因为这类药物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但同时也会对胃肠道造成一定的刺激作用,从而引发胃部不适的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保护胃黏膜,改善不适症状。
3.酒精滥用
酒精可直接损害胃黏膜屏障,使黏液减少,上皮细胞变薄,黏膜充血水肿,毛细血管扩张,严重时可出现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胃炎的关键措施,对于已经发生胃黏膜病变者,应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如口服复方维生素B片、复合维生素B片等。
4.吸烟
烟草中的有害成分可以直接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炎症反应,进而发展为慢性胃炎。戒烟是预防和治疗吸烟相关胃病的主要手段,建议患者可通过替代品来帮助戒烟,比如口香糖或者贴片等。
5.自身免疫性胃炎
自身免疫性胃炎是由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的胃壁细胞引起的炎症性疾病,由于胃黏膜存在持续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进一步增加患癌风险。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胃镜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癌前病变。此外,还应注意调整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以及过量饮酒。
针对慢性胃炎,建议患者进行碳呼气试验检测以排除幽门螺杆菌感染,还可通过胃镜检查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患者平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还要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以免引起胃部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