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牙根疼可能是由慢性牙周炎、牙龈炎、牙髓炎、龋齿、牙外伤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慢性牙周炎
慢性牙周炎是由长期存在的牙菌斑和牙石刺激引起的一种炎症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甚至脱落。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甲硝唑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2.牙龈炎
牙龈炎是由于局部存在有较多的食物残渣以及细菌软垢、牙结石等不良刺激物导致的牙龈部位出现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患者需要到正规医院口腔科进行超声波洁治术以清除掉附着于牙齿表面的所有致病因素。
3.牙髓炎
牙髓炎通常由龋齿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病变发展而来,当牙髓受到细菌感染时,会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牙根周围组织发红、肿胀和疼痛。对于急性牙髓炎,可采用开髓引流的方式缓解压力,减轻疼痛;对于慢性牙髓炎,则需摘除坏死的牙髓组织后充填窝洞。
4.龋齿
龋齿是由牙体硬组织逐渐被破坏而引起的黑色或龋洞状缺损,随着病情进展,龋洞可能会深入牙髓腔,引起牙髓组织的炎症反应,进而导致牙根周围的牙龈红肿和疼痛。如果龋洞较浅,可通过去除腐败坏死组织后用树脂材料填充;若龋洞已深达牙髓腔,则需先对患处进行彻底消毒,再行根管治疗。
5.牙外伤
牙外伤是指牙齿受到了意外撞击、摔伤等原因导致的损伤,包括牙折裂、脱位等情况。外伤可能导致牙髓暴露或牙周膜受损,引发牙龈肿痛。对于轻微的牙震荡,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只需观察是否有持续性疼痛并定期复诊即可;对于较为严重的牙脱臼则需尽快就医进行固定复位手术。
建议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特别是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个体,以早期发现并治疗可能的并发症。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避免过度刷牙造成牙龈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