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感染性胃肠炎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这些症状可能表明体内有病原体感染,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腹痛
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时,炎症因子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平滑肌收缩和痉挛,从而引发腹痛。腹痛通常出现在上腹部或脐周,也可能是阵发性的。
2.腹泻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来对抗病原体。这些病原体会产生毒素或者直接损伤肠黏膜细胞,使肠黏膜通透性增加,进而导致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引起腹泻。腹泻可能伴随频繁的大便次数增多,且大便呈水样或糊状。
3.恶心
胃肠炎患者由于炎症反应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消化酶分泌减少,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此时就会出现恶心的症状。恶心常发生在进食后,但也可能在空腹时发生。
4.呕吐
胃肠炎会引起胃肠蠕动加快,导致胃内容物逆流而上,引起呕吐反射。呕吐通常发生在饭后或空腹时,可能会伴有剧烈的腹痛。
5.发热
细菌感染会导致机体免疫系统的应激反应,释放内源性致热源,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其调定点上升,进而引起发热。发热通常是在午后开始,体温逐渐升高,可达到38℃以上。
针对细菌感染的胃肠炎,可以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以及粪便常规和培养等检查项目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颗粒等,同时需注意休息,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防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