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抗体不足可能导致血清学转换延迟、慢性乙型肝炎活动、肝脏功能损害、肝硬化发展和肝癌风险增加。
1.血清学转换延迟
血清学转换延迟是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机体免疫系统对病毒产生应答的时间延长。
这可能导致持续的病毒感染和长期的肝脏损伤,进而增加患肝硬化的风险。
2.慢性乙型肝炎活动
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指乙型肝炎病毒持续复制导致的肝脏炎症状态。该情况会导致肝脏受损、肝功能下降,严重时可引起肝衰竭或肝硬化等并发症。
3.肝脏功能损害
肝脏功能损害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细胞损伤。这会引起一系列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腹胀等,严重者可能出现黄疸、凝血障碍等症状。
4.肝硬化发展
肝硬化发展是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或其他肝脏疾病进展的结果。此时会出现门脉高压症、脾肿大、食管胃静脉曲张等现象,伴随呕血、黑便、腹水等症状。
5.肝癌风险增加
肝癌风险增加与长期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长时间的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肝细胞恶变,引发肝癌,进一步加重病情并威胁生命健康。
建议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以及HBVDNA检测,以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酯进行治疗,预防疾病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