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衰竭时主要的病理变化是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可采取氧疗、机械通气、肺体积减少手术、体位引流、胸腔穿刺引流等治疗措施进行治疗。
1.氧疗
通过提高吸入氧气浓度来纠正低氧血症,具体可通过面罩给氧、鼻导管高流量湿化氧疗等方式实现。适用于急性呼吸衰竭引起的低氧血症患者。在实施过程中需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防止过度氧疗导致的副作用。
2.机械通气
使用呼吸机辅助或控制患者呼吸,包括有创性(如插管)和无创性(如面罩)两种形式。
当传统氧疗效果不佳或存在严重呼吸困难时,可考虑使用机械通气支持。
3.肺体积减少手术
通过切除部分病变肺组织来改善通气功能,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所致肺气肿。对于因肺部占位性病变引起局限性肺膨胀不全者有效。
4.体位引流
利用重力作用促进痰液排出,通常让患者处于特定体位以利排痰。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后痰多难以咳出的情况。
5.胸腔穿刺引流
将胸膜腔内积液或气体引流出体外,减轻压迫症状及缓解呼吸窘迫。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胸腔积液或积气情况。
以上提及的所有治疗方法都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患者应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以支持机体恢复。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