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征象包括疼痛、肿胀、触痛、不稳定感和功能障碍,患者应立即就医以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1.疼痛
当发生骨折时,骨膜和周围软组织会受到损伤,导致神经纤维暴露,从而引发剧烈的疼痛。疼痛通常位于受伤区域,可能伴有局部压痛。
2.肿胀
骨折后,由于血管破裂出血以及炎症反应,会导致受伤部位出现肿胀的情况。肿胀一般发生在骨折处,可能会伴随皮肤颜色改变,如红肿或青紫。
3.触痛
触痛是由于骨折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导致的敏感性增加。触痛主要出现在骨折部位及其周围的软组织。
4.不稳定感
不稳定感源于骨折端移位导致肢体长度、角度或稳定性发生变化。这种感觉可能在移动患肢时加剧,特别是在尝试承重时。
5.功能障碍
功能障碍是由骨折造成的活动受限,可能是由于疼痛、肿胀或直接的结构损伤所致。功能障碍可能导致日常活动,如行走、举重物等受限制。
针对骨折的症状,建议进行X线检查以评估骨折的位置和严重程度。治疗措施包括固定患处,例如使用石膏或支具稳定骨骼,重症则需要手术内固定。患者应避免自行移动患肢,以免加重损伤,同时注意休息,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辣椒,以促进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