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常见疾病的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消化道出血,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1.腹痛
腹痛可能是由于十二指肠炎症、溃疡等引起的,这些疾病会导致胃酸分泌增多,刺激十二指肠黏膜,引发疼痛。腹痛通常位于上腹部中央,有时可放射至背部。
2.恶心
恶心可能由十二指肠炎性病变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影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所致。患者可能会感到咽喉部有异物感或者不适,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呕吐等症状。
3.呕吐
当十二指肠出现炎症或梗阻时,会刺激胃肠道平滑肌收缩,进而引发呕吐反应。呕吐多发生在进食后或空腹状态下,呕吐物中可能包含未消化的食物和胆汁。
4.食欲减退
食欲减退可能与十二指肠炎症或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关,此时消化系统工作效率下降,无法有效处理摄入的食物,从而减少食欲。患者会出现持续性的厌食、食欲不振的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体重减轻的现象。
5.消化道出血
如果十二指肠存在溃疡或肿瘤性疾病,则可能导致局部血管破裂,引起出血。出血通常表现为黑便或呕血,严重时可引起贫血。
针对十二指肠疾病的诊断,可以进行胃镜检查以评估十二指肠内部情况。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用于缓解胃酸过多,以及内窥镜下止血治疗。患者应注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保持规律饮食习惯,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