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老是吐奶可能是由于喂养不当、胃食管反流、幽门痉挛、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等病因导致的。这些病因可能导致消化系统功能异常,引起吐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喂养不当
喂养不当包括过快、过多地给予食物或奶瓶倾斜角度不正确,导致吞咽空气量增加,引起腹胀和呕吐。调整喂养姿势和速度,少量多次喂养,可减轻呕吐现象。
2.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由于婴幼儿贲门括约肌发育未完善,无法有效控制胃内容物的流动,从而引起吐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促胃肠动力药进行改善,如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还可服用抑制胃酸药物缓解不适症状,比如奥美拉唑钠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等。
3.幽门痉挛
幽门痉挛指幽门平滑肌持续收缩引起的消化道梗阻,当幽门发生痉挛时会导致食物通过受阻,进而出现吐奶的现象。针对此病可以遵医嘱使用解痉类药物来进行治疗,如颠茄片、硫酸阿托品片等。
4.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一种先天性疾病,由于幽门环状肌肥厚导致其口径变小,使胃内容物难以通过而引起吐奶。手术切除肥厚的幽门肌是主要治疗方法,如幽门环肌切开术。
5.先天性巨结肠
先天性巨结肠由神经节细胞缺如所致肠道近端肠管失去蠕动功能形成巨结肠状态,此时由于近端肠管的吸收能力下降,远端肠管的液体积聚于近端肠管内,造成肠腔扩张和继发性巨结肠。患儿需要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进行治疗性手术,如全结肠切除回直肠吻合术。
建议密切观察宝宝的症状变化,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体检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检查或X光检查,以评估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同时注意婴儿的饮食管理,遵循逐渐添加辅食的原则,避免过度喂养,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