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的主要症状包括瘙痒、乏力、右上腹不适、黄疸和脂肪泻,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1.瘙痒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由于胆汁酸代谢障碍导致胆汁在肝脏中积聚,刺激皮肤感觉神经末梢而引起瘙痒。瘙痒通常始于手掌和脚底,可能扩散到全身,夜间或温度变化时加剧。
2.乏力
孕期孕妇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肝脏负担增加,影响了正常的食欲以及睡眠质量,进而出现乏力的症状。乏力感可能出现在任何时间,但通常会在白天更为明显。
3.右上腹不适
当肝脏受到炎症刺激时,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引发右上腹不适的情况发生。不适可能表现为隐痛、胀满感,有时可放射至右侧肩背部。
4.黄疸
胆汁淤积会导致胆红素排泄不畅,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高,超过正常范围,形成黄疸。黄疸通常首先表现在巩膜和皮肤变黄,然后逐渐蔓延到全身。
5.脂肪泻
胆汁淤积会影响小肠黏膜细胞吸收脂溶性维生素和脂肪,导致未被消化的脂肪随粪便排出,形成脂肪泻。患者可能会注意到大便次数增多、颜色改变或呈油状。
针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可以进行血清总胆汁酸测定、超声检查等。治疗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如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利胆类药物。患者应避免摄入高脂肪食物,保持均衡饮食,并确保充足的休息以减轻症状。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