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就医助手

重症肌无力疾病科普:治疗越早收效越好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重症肌无力还存在很多误解:时常与一些严重性肌肉萎缩疾病类似于渐冻症、先天性肌肉病等疾病相混淆,甚至将其当成绝症。错误的认识观念导致患者就医路途曲折漫长,收不到很好的治疗结果。

在疾病面前,革命老前辈也无能为力

家住著名的红色圣地——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某乡的刘大爷,是一位革命前辈,参加过抗美援越战争。刘大爷刚来以岭医院时情况十分危急,当时的刘大爷双眼睑下垂,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留置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咳痰无力,周身无力。据家属讲,刘大爷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症状较轻,未予处理。结果多半年后疾病呈现进行性加重趋势,双侧眼睑下垂,四肢无力,颈项无力抬头费力,咀嚼吞咽困难、胸闷气短,之后刘大爷气色极差,呼吸困难,行走变得十分困难,这才意识到这种疑难病的难治和可怕。

刚到医院时因为病情严重,急诊科紧急抢救并通知重症肌无力科胡军勇主任会诊。经过认真细致的检查,确诊为重症肌无力、肌无力危象期、呼吸衰竭,经抢救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专家团队为刘大爷系统评估病情,制定了一套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2周后患者病情明显有了好转,四肢无力、颈项无力、咀嚼吞咽困难、胸闷、气短等症状明显改善,一个多月后刘大爷精神面貌恢复如常人:来时的睁不开眼、四肢无力等症状完全没有了,走路也有力气了,生活上基本能自理了。目前带药回家,进行一段巩固治疗。近期医生电话回访了解到:回家后每天坚持按专家提供的方案巩固治疗,一直平稳无复发,精神状态非常好。

重症肌无力,传统医学守正更要创新

胡军勇主任介绍说,重症肌无力是以眼睑下垂、言语费力、吞咽困难、颈项及四肢无力为主要症状的神经免疫疾病。现代医学认为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患者神经肌肉接头处神经递质传递障碍,导致肌肉无力收缩的慢性病,属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上难度较大,极易复发加重,而且常用的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对症状改善有限,长期使用也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影响。

传统医学称之为痿病,河北以岭医院重症肌无力科在既往痿病治疗研究中创新性提出从气络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新途径。胡军勇主任表示,除了口服药物,河北以岭医院重症肌无力科还开展了督灸、通络灸、温针灸、长蛇灸、梅花针、穴位贴敷、中药膏涂擦、骶管疗法等中医特色治疗方法。应用膏制新技术,研制“大力散“,开展“玉面玲珑膏治疗面肌无力的临床研究”,明显改善眼睑下垂、咀嚼困难、鼓腮无力等症状。开展“扶元调平气机法抢救肌无力危象”研究,可快速缓解重症肌无力呼吸困难等危急重症;开展“早期托法预防眼肌型发展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研究,临床疗效得到大幅提升。

同时,河北以岭医院与国内多家医药科研院所合作建立重症肌无力模型鼠及重肌灵片药效学动物试验。实验证实中药重肌灵片有效改善重症肌无力模型大鼠的肌无力症状,提高肌力和运动能力;使血清中抗乙酰胆碱抗体滴度降低、乙酰胆碱受体损失率减少。重肌灵片同时可抑制N2AchR抗原诱导特异性免疫反应;对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具有促进作用;降低由NO引起的肌肉神经组织损伤。证实了重肌灵不同于激素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

并且,在国内外治疗的焦点——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方面,专科采用靶向免疫药物配合使用温补奇经八脉中药,可明显纠正难治性重症肌无力复视、延髓肌肉及呼吸肌无力症状,明显降低定量MG评分,促进降低抗体滴度水平,减少激素依赖型重症肌无力用药剂量。

新诊疗方法与特色诊疗优势互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河北以岭医院重症肌无力科坚持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创新理论为指导,突出中西医结合优势,实现理论创新、治法创新。依托基础实验研究支撑,实践先进现代化诊疗技术,应用传统中医特色治疗方法、内外综合疗法、分期管理等方法,应用抗体清除、免疫双向调节现代诊疗方案,有效改善肌无力症状,稳定病情,减少病情复发率,临床研究疗效突出。

胡主任特别强调:肌萎缩、重症肌无力等疑难病一定要到专门研究的重点专科,才能少走弯路,而且治疗越早收效越好。重症肌无力患者平时注意药食补养,培补元气,预防邪气外侵诱发疾病发作。适当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劳累和情绪波动。尤其目前早春季节,天气冷暖多变,一定要注意保暖,谨防流行性感冒

2023-12-08 17:45举报/反馈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焦虑恐惧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焦虑恐惧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日常护理、安抚患者情绪、适当运动、饮食调整、心理护理等,以免加重病情。1、日常护理家属还要注意患者的局部清洁卫生,避免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同时,患者也要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2、安抚患者情绪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疾病,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损伤,容易出现胸闷气短、呼吸急促等症状。此时患者需要多听舒缓的音乐,也可以多与家人朋友进行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舒缓心情的目的。3、适当运动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比如慢跑、快走、打太极拳等,能够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善疾病给身体带来的不适。4、饮食调整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健康,尽量吃清淡类的食物,比如大米粥、水果沙拉等,也可以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香蕉、菠菜等,从而为身体补充所需要的营养。5、心理护理如果患者长期处于精神压力过大的状态下,可能会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甚至还会出现焦虑不安、情绪低落等现象。建议患者可以多和家人朋友进行沟通交流,也可以通过心理暗示疗法等方式进行处理。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遵医嘱用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哪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建议及时就医治疗。1、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呼吸道方面疾病,可能跟吸入了刺激性的物质,或者长时间吸烟有关。患者在发病时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症状,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疗,还有可能会导致呼吸衰竭。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氢溴酸右美沙芬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止咳化痰的效果,也可以通过氧疗的方式来维持正常的呼吸。2、肺气肿考虑跟吸烟有关,也有可能是长期吸入化学物质导致的,容易影响正常的呼吸,还有可能会出现自发性气胸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茶碱缓释片、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通过肺减容术进行治疗。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未及时治疗,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引起的心脏疾病。会出现呼吸困难、气短、咳嗽、咳痰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水肿、胸水等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左西孟旦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通过介入治疗、下腔静脉滤网置入术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此外,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建议采取半卧位或坐位等舒适体位,以减少机体耗氧量,促进心肺功能的恢复,减慢心率和减轻呼吸困难。长期卧床的患者应穿宽松、柔软的衣服,家属应帮助其定时更换体位或使用气垫床,并适当进行锻炼,有利于病情恢复。
相关文章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同城专科 网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