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影像学表现为软组织肿胀、骨膜下脓液积聚和骨质破坏,而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则显示死骨形成。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是由血液循环中的细菌侵入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骨髓腔。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由于急性期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导致病情迁延不愈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急性化脓性骨髓炎通常会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以及患处红、肿、热、痛等典型表现。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症状包括反复发作的局部疼痛、皮肤苍白、麻木、肌肉萎缩等。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可通过X线检查、CT扫描、MRI成像等方式来评估骨骼结构的变化情况。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需要通过超声波检查、核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术等技术对受损区域进行详细评估。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药物控制感染。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可能需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并修复受损部位,例如死骨摘除术、植骨术等。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以减少细菌滋生的风险。同时,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