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底间质瘤是起源于胃壁间叶组织的肿瘤,具有潜在恶性或高度恶性潜能。
![](https://image.39.net/auth/w/20180508/44354.jpg)
胃底间质瘤是由C-KIT基因突变引起的胃肠外间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肿瘤。该肿瘤通常位于胃底部,由于其独特的起源和生物学特性,在诊断和管理上存在一定的挑战。胃底间质瘤可能引起腹痛、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因肿瘤大小和位置而异,从轻微到严重不等。
为了确诊胃底间质瘤,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超声内镜检查、CT扫描或MRI成像以评估肿瘤的位置和大小;此外,还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测如血常规、便常规以及癌胚抗原CEA、CA724等肿瘤标志物水平来辅助诊断。胃底间质瘤的治疗取决于肿瘤的性质和分期,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常用药物有格列卫、瑞派替尼等分子靶向药物。对于晚期或无法手术患者,可考虑使用伊马替尼联合化疗。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免加重胃部不适。定期复查是非常必要的,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