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就医助手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治疗方法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治疗方法包括经皮穿刺血管内介入治疗、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经皮激光血管成形术和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

1.经皮穿刺血管内介入治疗

经皮穿刺血管内介入治疗通过导管技术将堵塞的动脉打开,恢复血流。例如,在超声引导下使用微导管、微导丝等器械对狭窄部位进行扩张。此方法常用于治疗下肢动脉狭窄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

2.球囊扩张术

球囊扩张术是利用膨胀球囊对狭窄部位进行挤压以达到扩大血管的目的。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治疗方法

该手术适用于因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下肢动脉狭窄。

3.支架植入术

支架植入术是在球囊扩张的基础上,将金属网状物送至狭窄处支撑其壁面,并保持稳定状态。对于存在严重狭窄或易复发性病变者,可考虑行支架植入术以提供长期支持。

4.经皮激光血管成形术

经皮激光血管成形术运用特定波长的激光能量使阻塞区域组织气化或汽化,从而形成一条新的通路。该技术主要用于处理钙化斑块较厚或位置特殊而难以采用传统手段解决的情况。

5.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

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在皮肤上开一个小孔,然后插入一根细长的导管进入体内,到达狭窄的血管处,使用特殊的工具将狭窄部分撑开,恢复正常血流。该方法适合于治疗多种类型的下肢动脉疾病,如动脉硬化血栓等引起的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

患者在接受上述介入治疗方法前,应禁食禁水至少6小时,以免影响麻醉及手术效果。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注意观察是否有发热肿胀等情况发生。

2025-03-27 11:05举报/反馈
展开全文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文章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同城专科 网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