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性坏疽发生时,梭状芽孢杆菌产生大量毒素和气体,导致组织迅速坏死并形成严重的炎症反应。该细菌能产生多种毒素,如溶血毒素、细胞溶解因子等,这些毒素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血管壁损伤,进一步加重病情。典型症状包括伤口周围红肿、疼痛、皮肤颜色改变以及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寒战、头痛、肌肉痉挛等。
诊断通常需要实验室检测,包括血液培养以鉴定致病菌,还可通过X光检查、CT扫描来评估软组织情况。
治疗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联合清创术,常用药物有甲硝唑、克林霉素等。对于高度水肿患者,应严格控制输液量,以免加重肢体肿胀。
预防气性坏疽的关键是及时处理创伤,避免伤口污染,并注意个人卫生。若存在外伤史且出现疑似感染征象,应立即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