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可分为活动期和恢复期,活动期的症状包括血磷降低、颅骨软化、肋骨串珠、生长迟缓和出牙延迟,而恢复期则表现为上述症状的改善。建议及时就医以评估和治疗佝偻病。
1.血磷降低
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当维生素D缺乏时会导致钙吸收减少,从而影响磷的吸收和利用。低血磷可能会影响骨骼发育和其他生理功能。血磷水平通常反映体内矿物质代谢状态,降低可能表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存在。
2.颅骨软化
由于钙盐沉积不足导致颅骨不能完全闭合,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变形。主要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可表现为前囟门处出现乒乓球样凹陷。
3.肋骨串珠
肋骨的末端没有正常钙化,而是形成一个圆形隆起,称为串珠。这些隆起通常出现在胸廓两侧,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特征性表现之一。
4.生长迟缓
生长激素的分泌受多种因素调控,其中维生素D通过调节基因表达间接影响其合成和释放。生长迟缓可能伴随身高低于同龄人平均值,但不一定与佝偻病分期相关。
5.出牙延迟
牙齿矿化需要钙等矿物质的支持,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这些矿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出牙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若超过1周岁仍未萌出,则可能是佝偻病的表现之一。
针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建议进行血液中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浓度检测以及X线检查。
治疗措施包括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重症患者需遵医嘱使用维生素D制剂如骨化醇。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同时注意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有利于皮肤合成维生素D。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