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下肢血管病变可能表现为下肢麻木、下肢刺痛、间歇性跛行、足部皮肤苍白、足趾坏疽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1.下肢麻木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会导致周围神经受损,出现感觉减退和下肢麻木的症状。下肢麻木通常出现在腿部和脚部,可能伴有针刺感或烧灼感。
2.下肢刺痛
高血糖状态导致周围神经受到损伤,使下肢神经功能异常,从而引发刺痛感。这种疼痛可能是阵发性的,集中在脚底或小腿处。
3.间歇性跛行
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使得下肢血液循环受阻,进而诱发间歇性跛行。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腿疼、抽筋等症状,休息片刻可自行缓解。
4.足部皮肤苍白
当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血管发生狭窄或者闭塞时,就会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此时毛细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所以会出现皮肤苍白的情况。这种情况多见于双脚,尤其是在脚趾之间。
5.足趾坏疽
主要是因为糖尿病引起的外周血管病变,导致足趾供血不足,加上神经营养障碍,容易发生坏死。坏疽通常从脚趾末端开始,逐渐向近端发展,严重时可能导致感染和溃疡。
针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建议进行血糖监测、超声检查以及踝肱指数评估。治疗措施包括控制血糖水平、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控制血压等非手术治疗方式,必要时也可遵医嘱采用经皮激光腔内成形术、经皮球囊扩张腔内血管成形术等介入治疗方法。患者应定期检查足部健康,穿着合适的鞋袜以支持足部,避免吸烟并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