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出现白内障时,在血糖控制良好的前提下,通常可以进行手术。糖尿病患者出现白内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晶状体渗透压增高,或晶状体吸收水分的能力变差,继而出现晶状体混浊,一般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1、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如果患者白内障症状较轻,可以通过超声乳化加植入人工晶状体,改善白内障的症状,提高视力;
2、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如果患者白内障症状较重,可以进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但需注意手术时间,一般建议在白内障发病的1-3年进行,以免造成手术过晚,引起手术后遗症,而给患者带来不便;
3、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一般适用于白内障较重、视力下降较快的患者,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视力,提高生活质量;
4、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如果患者白内障发展较快,晶状体混浊较明显,已经出现核性白内障的情况,可以通过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改善患者的视力。
建议患者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以免造成视力下降,同时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睛,以免引起感染。此外,糖尿病患者需积极控制血糖,避免血糖波动过大,从而影响视力。在饮食方面,需避免进食含糖量高的食物,以免导致血糖升高,不利于病情控制。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