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肾损害的患者可以接受抗生素治疗、心脏瓣膜置换术、血液透析、心功能支持、抗凝治疗等措施进行护理。
1.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通过使用特定的抗菌药物来抑制或杀死细菌,减轻感染对肾脏的影响。
对于有明确细菌感染证据的心内膜炎患者,是优选方案。需监测药物敏感性和调整剂量。
2.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脏瓣膜置换术通过移除受损瓣膜并植入人工瓣膜,恢复血流动力学平衡,缓解肾损害。当保守治疗无效且存在严重瓣膜病变时,可考虑行此手术。术后需注意并发症管理。
3.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利用半透膜两侧液体压力差及溶质浓度梯度差异原理,清除体内毒素和废物,辅助改善肾功能。当患者存在急性肾衰竭或慢性肾衰竭等疾病时,可采用此方法进行治疗。执行过程中应预防出血倾向。
4.心功能支持
心功能支持旨在提高心脏泵血能力,减少心脏负荷,间接保护肾脏免受进一步损伤。在感染性心内膜炎伴随心力衰竭的情况下,实施以改善血液循环和降低心脏负担为目的的措施。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5.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可以防止血栓形成,防止栓塞事件发生,从而减少心脏对肾脏的损害风险。对于有栓塞高危因素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用药期间要注意定期复查凝血功能。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护理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防继发其他部位感染。同时,饮食上宜选用富含维生素C、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补充营养的同时有利于促进机体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