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中医认为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归肝、胃经,具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等功效。一般情况下,土茯苓可用于治疗耳鸣、流水等症状,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因此,耳鸣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土茯苓进行治疗。
1、功效与作用:土茯苓具有清热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等功效,从中医角度来讲,土茯苓味甘而淡,药性平和,可用于治疗热毒面肿、项强筋硬、风湿骨痛、痈肿、淋浊带下、跌打损伤、产后恶露不尽以及湿疹等病症;
2、配伍:土茯苓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比如与金银花、黄芪、白芷等搭配使用,可用于治疗痈肿疮毒。与黄芩、黄连、山栀子搭配使用,可用于治疗耳鸣、流脓等症状。与天麻、白芷搭配使用,可用于治疗耳鸣、耳聋等症状。与蝉蜕、黄芩、山栀子搭配使用,可用于治疗肝胆湿热导致的耳鸣;
3、禁忌:阴虚津少、气虚便溏者,以及对土茯苓过敏者,应禁止服用土茯苓。此外,孕妇在用药时,也应避免服用土茯苓,以免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
4、不良反应:土茯苓服用过量,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如胃痛、胃胀、食欲不振等症状。土茯苓中毒时,可能出现肝脏损害,出现肝区疼痛、黄疸、面色发黑等症状。
因此,若有服用土茯苓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