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死性牙龈炎的临床表现为牙龈肿胀、深色牙石、牙龈出血、咀嚼困难和口臭,治疗通常包括口腔卫生指导、去除牙石和抗生素治疗,建议及时就医。
1.牙龈肿胀
由于细菌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刺激局部组织,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通透性增加,从而引发牙龈肿胀。肿胀通常发生在牙龈边缘或龈乳头处,有时可伴有触痛或自发性疼痛。
2.深色牙石
长期食物残渣堆积并钙化形成牙石,其颜色可能因色素沉着而变深。牙石的存在为口腔内细菌提供了附着场所,加剧了菌斑积聚,进一步促进牙龈炎的发展。牙石通常位于牙齿表面或龈缘下方,是牙龈炎发展的重要触发因素之一。
3.牙龈出血
牙龈受到炎症刺激后,毛细血管壁变得脆弱,容易破裂出血。出血可能是轻微的刷牙时出血,也可能是严重的自发出血。出血多发生于牙龈边缘或龈乳头处,但也可能在深部牙周袋内发生。
4.咀嚼困难
病变侵犯到牙槽骨时,会导致牙龈萎缩和牙根暴露,进而影响咀嚼功能。炎症引起的软硬组织破坏,以及由此造成的咀嚼效率下降。患者可能会感到牙齿松动、脱落,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咀嚼困难的情况。
5.口臭
由于口腔内的细菌繁殖产生硫化氢等气体所致。牙龈炎患者的牙龈红肿、出血,易滋生细菌,产生异味。口臭通常源于口腔内部,尤其是在牙龈炎活动期。
针对坏死性牙龈炎的诊断,可以进行牙周探诊检查以评估牙龈状况,必要时还可配合X线检查来确定病情程度。
治疗措施包括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等专业清洁操作,同时需注意口腔卫生维护。建议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特别是对于存在牙龈炎风险因素的人群,如吸烟者、糖尿病患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