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病的血尿表现为尿色改变、尿液浑浊、尿中泡沫增多、尿频、尿急等,如果症状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

1.尿色改变
肾小球疾病导致血液中的红细胞进入尿液,使尿液呈现红色或其他颜色。尿色改变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段,但通常在早晨最为明显。
2.尿液浑浊
肾脏功能受损可能导致蛋白质泄漏到尿液中,使得尿液变得混浊。这种症状通常在排尿时立即出现。
3.尿中泡沫增多
蛋白尿是肾小球疾病的常见表现之一,尿液中的蛋白质浓度增加会导致泡沫产生。尿中泡沫通常出现在排尿初和排尿结束时。
4.尿频
由于炎症因子刺激膀胱黏膜,导致膀胱敏感性增高,进而引发尿频的症状。尿频表现为排尿次数显著超过正常水平,尤其是夜间。
5.尿急
当肾小球受到损伤时,可能会导致尿道括约肌过度收缩,从而引起尿急的情况发生。尿急是指突然发生的强烈排尿欲望,难以控制。
针对肾小球疾病引起的血尿,建议进行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检测以及肾功能检查。治疗措施包括遵医嘱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等。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高盐饮食,并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