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腹痛、腹泻和表情淡漠,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尽快就医以确诊和治疗。
1.发热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在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反应,此时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异常,导致产热增多而散热减少,进而引发持续高热。
通常起病缓慢且伴随全身不适,体温可达39℃以上,可能伴有出汗不退热的现象。
2.头痛
由于感染性因子刺激下丘脑前部神经元,使体温调定点上移,从而引起发热。当体温升高时,颅内血管收缩以降低代谢率,但这种代偿作用不能完全抵消体温上升所造成的脑血流量增加,导致脑血管扩张和颅内压增高,进而引起头痛。疼痛通常位于额头或两侧太阳穴区域,有时可呈搏动性痛,同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3.腹痛
伤寒杆菌随血液循环进入肠系膜淋巴结,产生毒素和酶,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溃疡形成,炎症累及至肠壁淋巴组织,会导致肠痉挛和腹部绞痛。腹痛多为持续性或阵发性绞痛,位置不固定,还可能会有腹泻或便秘交替发生的情况。
4.腹泻
伤寒杆菌产生的外毒素可直接损害小肠黏膜,引起肠蠕动加快,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进而引起腹泻。腹泻常发生在病程的第二周,大便次数每日数次至十数次不等,粪便呈黄色水样或稀糊状,无脓血。
5.表情淡漠
伤寒患者在疾病的后期会出现神经系统方面的并发症,如脑炎、脑水肿等,这些病变会影响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导致意识状态改变,表现为表情淡漠。表情淡漠是伤寒晚期的一个常见临床表现,除此之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嗜睡、昏迷等症状。
针对伤寒的症状,可以进行血常规、肥达试验以及骨髓培养等检测项目来确认诊断。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食用未经充分煮熟的食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