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腹泻可能由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食物过敏、乳糖不耐受、消化系统先天畸形等病因引起,治疗方式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调整。腹泻症状严重或持续不改善时,应立即就医。
1.感染性腹泻
由于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侵袭肠道黏膜,导致其受损和炎症反应,影响了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从而引起腹泻。针对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进行抗病毒治疗;而由细菌感染所致,则需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颗粒进行治疗。
2.非感染性腹泻
非感染性腹泻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肠易激综合征、食物不耐受或其他全身性疾病。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进而出现腹泻的症状。对于肠易激综合征引起的腹泻,可以考虑应用蒙脱石散进行止泻处理。
3.食物过敏
当机体摄入特定食物后发生免疫应答反应,产生IgE介导的超敏反应,导致组胺释放,使平滑肌收缩,从而引起腹泻。确诊食物过敏后,需要避免食用致敏食物,同时可通过口服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滴剂缓解症状。
4.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是由于小肠粘膜损伤或遗传因素导致的乳糖酶缺乏,无法完全分解母乳或配方奶粉中的乳糖,导致乳糖进入大肠被发酵产气,刺激肠蠕动增加,进而引发腹泻。轻至中度乳糖不耐受者可尝试间歇断食法,即每次喂奶时间逐渐延长,让宝宝逐步适应,重度则建议使用无乳糖配方粉。
5.消化系统先天畸形
消化系统先天畸形是指胎儿时期消化道发育异常,如幽门肥厚性狭窄、直肠肛门闭锁等,会导致食物通过障碍或者排泄困难,进而引发腹泻。如果确诊为幽门肥厚性狭窄,通常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解决,例如幽门环切开术。
针对婴幼儿腹泻,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和尿量变化,必要时带孩子到医院完善血常规、粪便常规以及轮状病毒检测等相关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