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症状包括皮肤黄染、尿黄、粪便颜色浅、呕吐、嗜睡,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尽快就医。
1.皮肤黄染
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使得皮肤和黏膜出现黄色染色。主要表现在巩膜、脸部、手掌和足底等处,但也可能扩散到全身。
2.尿黄
高胆红素血症时,未结合胆红素经肾小球滤过,超过了肾小管的比较大摄取能力,就会形成尿胆原和胆红素排泄增多的现象。通常伴随有明显的尿液颜色加深,可能会呈现深橙色或棕色。
3.粪便颜色浅
因为胆汁分泌减少或者排出受阻,影响了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进而导致大便颜色变淡。表现为大便呈灰白色或陶土色,且质地较硬。
4.呕吐
当肝细胞受损时,会导致胆汁分泌不畅,从而引起恶心和呕吐的症状。呕吐物可能是绿色或褐色,有时伴有腹部不适或疼痛感。
5.嗜睡
由于胆汁淤积会影响肝脏的解毒功能,导致毒素积累,这些毒素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人感到疲乏和困倦。患者可能出现持续的睡眠障碍,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仍感到昏昏欲睡。
针对新生儿胆汁淤积性黄疸,可以进行血清胆红素水平测定、超声波检查等以评估病情。治疗措施包括光疗和药物治疗,如服用人免疫球蛋白、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等。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定期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避免食用可能加重肝脏负担的食物,确保充足的休息时间。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