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可能由胃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胃酸分泌过多、食管黏膜屏障受损、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某些药物等引起。患者应尽快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胃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
胃食管括约肌是连接胃和食管的肌肉环,其作用是防止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
当括约肌功能异常时,会导致其松弛不全,从而引起胃内容物回流到食管中。这会导致患者出现烧心、胸痛等症状。针对此病因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促动力剂如莫沙必利片等,以促进食物从胃部排入十二指肠,减少胃内容物逆流至食管的可能性。
2.胃酸分泌过多
胃酸分泌过多是指胃壁细胞产生过多的盐酸(即胃酸),导致胃液pH值下降。过多的胃酸会刺激食管下端的黏膜,引起炎症反应。这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胸骨后灼热感、嗳气、吞咽困难等症状。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可有效降低胃酸分泌,缓解相关症状。
3.食管黏膜屏障受损
食管黏膜屏障受损使得食管对胃酸的耐受性降低,易受到胃酸的侵蚀而发生炎症。这可能使患者感到胸部不适、疼痛或灼热感。保护食管黏膜的措施包括饮食调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或酸性食物,以及服用抗酸药如铝碳酸镁咀嚼片来中和胃酸。
4.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可以在胃内生存的细菌,能够破坏胃黏膜并增加胃酸的分泌。这种病原体的存在可能导致胃食管反流的发生频率增加,进而诱发反流性食管炎。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采用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例如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胶囊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进行治疗。
5.长期使用某些药物
长期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地塞米松等药物可能会减弱下食道括约肌的功能,导致胃酸更容易倒流进入食道。这些药物通过影响平滑肌的收缩功能,间接影响下食道括约肌的功能。如果需要长期用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和剂量,以减少副作用。例如可以考虑选用质子泵抑制剂替代H2受体拮抗剂作为抑酸药物。
建议定期复查胃镜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同时注意生活习惯的改善,如睡前3小时避免进食,饭后适当活动,有助于减轻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