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性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尿蛋白增多、血尿、水肿、高血压,但不包括肾功能衰竭,患者应及时就医以评估和治疗。
1.尿蛋白增多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合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肾脏血管收缩和通透性增加,进而引发尿液中蛋白质漏出。
尿蛋白增多可能伴随有微量白蛋白尿,严重时可能出现大量蛋白尿,通常在尿检中发现异常。
2.血尿
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会损伤肾小球基底膜,使红细胞进入尿液中,从而出现血尿的症状。血尿通常表现为尿液颜色改变,有时可伴有血液凝块,一般可通过肉眼观察到。
3.水肿
由于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分潴留,造成水肿的发生。水肿常从下肢开始,逐渐向上蔓延至全身,早晨起床时尤为明显,休息后无法缓解。
4.高血压
长期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会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可能伴随着持续的头晕、头痛等症状,需要使用血压计定期监测。
5.肾功能衰竭
如果患者存在慢性肾病基础,在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后会加重肾脏负担,进一步损害肾功能,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通常表现为尿量减少、贫血、恶心呕吐等,可以通过肾功能检测来评估肾功能状态。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尿常规、肾功能测试以及超声波检查以评估肾脏状况。治疗措施可能包括停用相关药物并采用保肾治疗,如遵医嘱使用呋塞米、氢氯噻嗪等利尿剂,以及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等降压药物。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睡眠,同时注意饮食调理,限制盐分摄入,以减轻肾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