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脂肪在肝脏中过量堆积,从而影响肝脏正常功能的一种代谢性疾病。科学诊断脂肪肝的方法主要包括临床症状、生化检测、影像学检查以及肝穿刺活检检查。
1、临床症状:大多数脂肪肝患者通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如果伴有其他疾病,可出现全身乏力、疲劳、右上腹不适、睡眠障碍、便秘等症状。如果病情严重,可引起肝功能异常,患者可能出现肝区疼痛、皮肤黄染、腹水等症状;
2、生化检测:脂肪肝的患者做生化检测时,可发现转氨酶、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等肝功能数值升高。但脂肪肝的患者做生化检测时,可发现转氨酶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胆红素水平通常正常,碱性磷酸酶水平轻度升高;
3、影像学检查:脂肪肝的患者做肝脏CT或者彩超检查时,可发现肝脏呈现不同程度的脂肪性改变,严重的脂肪肝患者肝脏可出现弥漫性改变。如果脂肪肝合并有肝硬化,还可以发现肝脏表面凹凸不平;
4、肝穿刺活检检查:脂肪肝患者需要做肝穿刺活检检查,取得肝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能够明确肝组织是否有脂肪变性。但因为脂肪肝的患者存在肝细胞损伤,肝穿刺活检有一定的风险,所以要先评估病情,利于诊断。
脂肪肝患者要科学饮食,建议食用低热量、低脂肪、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牛奶等。日常建议戒烟戒酒,避免熬夜,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同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如慢跑、打羽毛球等。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