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是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颜色改变导致光学质量下降的退行性改变,在临床上,白内障主要通过临床表现、视力检查、眼底检查、裂隙灯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
1、临床表现:患者主要表现为视力进行性下降,可出现视物模糊、单眼多视、单眼复视、颜色改变等症状,后期可出现核性白内障、皮质性白内障、混合性白内障等表现。视力可随着疾病的进展而下降,但若疾病得到及时治疗,部分患者视力可恢复正常;
2、视力检查:视力检查属于评价视力的客观方法,可用于了解患者的视力范围,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视力下降及视力下降的程度,但是不能仅依靠视力下降来诊断白内障;
3、眼底检查:视网膜改变是白内障的特征性表现,因此通过眼底检查可观察到患者是否存在视网膜病变,以及明确白内障是否发生于周围部位,同时也可观察到视网膜是否存在出血、渗出、脱离等情况;
4、裂隙灯检查:是检查白内障的主要方法,通过裂隙灯检查可观察患者晶状体前、后面、中心部位的颜色有无改变,其次还要观察晶状体混浊的形态、位置,以及病变的严重程度;
5、其他:如果患者存在家族史,可进行眼遗传相关基因的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后续的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白内障患者要注意用眼卫生,避免过度用眼,同时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苹果、香蕉等,有利于疾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