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积液的症状包括下腹痛、腰骶部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常子宫出血,若出现发热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1.下腹痛
慢性盆腔积液多由急性盆腔炎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发展而来,炎症刺激局部组织可导致下腹痛。
病原体侵犯生殖器后,会导致输卵管黏膜充血水肿,进而出现下腹部坠胀感。疼痛通常位于下腹部中间或一侧,可能伴随排卵期或月经周期变化加剧。
2.腰骶部疼痛
慢性盆腔积液时,由于炎症因子的刺激作用,可能会使腰部神经受到牵连,从而引发腰骶部疼痛的情况发生。疼痛一般集中在腰骶部,有时可放射至会阴部,长时间站立或劳累后易加重。
3.阴道分泌物增多
慢性盆腔积液会引起宫颈黏膜充血水肿和上皮细胞脱落增加,导致阴道分泌物增多。炎症反应导致宫颈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脱落增加,从而引起白带量增多。患者会出现白带量增多的现象,同时还会伴有颜色改变以及质地改变等不适症状。
4.异常子宫出血
慢性盆腔积液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受损,影响正常的生理周期,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积液导致盆腔器官炎症,如卵巢、输卵管等,这些器官的炎症反应会影响到激素水平的平衡,进而干扰到子宫内膜的生长和脱落过程。这种出血可能不规则,且与正常经期不同,还可能伴随腹痛或腰痛。
5.发热
慢性盆腔积液感染时,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以对抗病原体,此时会产生内源性致热原,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发热。慢性盆腔积液中滋生的细菌或其他病原体会持续产生内源性致热原,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引起发热。发热通常为低度或中度,但也可能出现高热,常伴有畏寒、乏力等症状。
针对慢性盆腔积液的症状,建议进行妇科超声、腹腔镜检查以及血液学检查,包括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治疗措施可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治疗。患者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增强体质,预防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