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肝细胞损伤、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黄疸和凝血功能障碍等危害。
1.肝细胞损伤
肝细胞损伤导致肝脏代谢、解毒和分泌功能受损,主要是因为各种致病因素引起肝细胞膜完整性破坏。可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严重时会导致肝硬化或肝癌的发生。
2.肝功能衰竭
肝功能衰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广泛坏死,导致肝脏合成、解毒、生物转化和胆汁形成等功能严重障碍或失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此时由于肝细胞大量坏死,机体无法正常进行生化代谢活动,进而影响全身各系统的生理功能。
患者可能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腹水等症状,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情况。
3.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是肝功能衰竭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与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有关。当肝功能异常时,肝脏对氨的解毒能力下降,导致血液中氨含量增高,从而引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主要表现为行为异常、意识障碍、昏迷等,严重者可因脑水肿导致死亡。
4.黄疸
黄疸通常由肝细胞损伤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使未结合胆红素进入血液增多所致。肝功能异常会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进一步加重黄疸的程度。常见症状包括皮肤和眼白发黄、尿液变深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胆管炎、胆石症等并发症。
5.凝血功能障碍
肝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影响凝血过程中的关键酶类活性,造成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引发皮下出血、牙龈出血等,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自发性出血事件。
若发现肝功能异常,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避免酒精及脂肪肝等非病毒性肝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