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基础是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或衰竭,导致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损伤,导致其数量减少或功能缺陷,无法正常增殖分化为成熟的血细胞。这些异常可能与遗传因素、感染、药物毒性、放射线暴露或其他系统性疾病有关。由于各
种血液成分减少,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头晕、发热、出血倾向等症状。其中,乏力、头晕可能是贫血所致;发热则与免疫系统的反应有关;出血倾向包括皮肤瘀斑、鼻出血等,源于血小板减少。
为了确诊再生障碍性贫血,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全血细胞计数、骨髓穿刺术、环磷酸鸟苷含量测定以及染色体分析等检测项目。全血细胞计数可显示所有血液成分是否减少;骨髓穿刺术能够直接观察骨髓造血情况;环磷酸鸟苷含量测定有助于评估造血干细胞的功能状态;染色体分析可用于排除其他潜在的遗传性疾病。该疾病的治疗通常需要遵医嘱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抗胸腺球蛋白、环孢素A等,同时配合输注红细胞、血小板等支持疗法。对于年轻患者且有合适供者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定期监测血象变化,以早期发现并处理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