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出血的危险期为48至72小时,期间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减退,颅内出血的风险相对较高,因此需要更加警惕。
颅内出血是指颅内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脑组织,引起脑水肿、颅内压增高,严重时可导致脑疝、呼吸骤停等。头部摔伤后,如果仅表现为轻微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无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瞳孔异常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且颅内出血量较少,出血部位不在功能区,患者年龄较大,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一般在48至72小时后可以排除颅内出血。
如果颅内出血量较大,出血部位在功能区,患者年龄较小,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颅内出血的风险会相应增加,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
在颅内出血的危险期内,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加重颅内压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