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药物包括阿替普酶、链激酶、瑞替普酶、尿激酶和替奈普酶。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血栓相关疾病,但使用时需谨慎,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溶栓治疗有出血风险,因此患者应尽快就医以评估是否适合使用。

1.阿替普酶
阿替普酶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在发病4.5小时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有颅内出血病史者禁用。
2.链激酶
链激酶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在发病6小时以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对链激酶过敏、严重肾功能不全及活动性出血患者禁用。
3.瑞替普酶
瑞替普酶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在发病3小时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肝功能障碍者应慎用本品。
4.尿激酶
尿激酶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在发病6小时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重度高血压、近期曾发生颅内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者禁用。
5.替奈普酶
替奈普酶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在发病3-9小时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服用抗凝剂且INR值大于1.7者禁用。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都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患者在接受溶栓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守医嘱,定期监测病情变化,以免引起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