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的临床表现为咽峡炎、杨梅舌、皮疹、发热、关节疼痛,这些症状通常在感染后一至两天出现,建议及时就医。
1.咽峡炎
咽峡炎是由A组β型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炎症,病原体侵袭咽喉部黏膜导致局部出现炎症反应。病变主要发生在扁桃体和悬雍垂等处,患者会出现咽痛、吞咽困难等症状。
2.杨梅舌
由于感染了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后,机体免疫系统会释放多种炎症因子,这些因子作用于舌头上的毛细血管,使其扩张和充血,从而形成杨梅舌的现象。
此症状通常出现在猩红热的第二到三天,表现为舌头表面覆盖着红色颗粒状物质,触感粗糙。
3.皮疹
当机体受到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时,会引起皮肤组织发生变态反应,产生炎症反应,进而引发皮疹。皮疹一般从颈部开始,然后迅速扩散至全身,典型皮损为针头大小的红斑、丘疹或水疱,不痛不痒。
4.发热
发热主要是由猩红热中细菌产生的毒素刺激体温调节中枢所致。此外,还可能是因为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体作出应答,导致内生致热源的产生而引起发热。发热通常呈稽留热,即体温持续高烧39℃以上,且时间较长。
5.关节疼痛
猩红热中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可作为变应原,刺激机体产生IgE抗体,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会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出具有炎症活性的介质,如组胺、白三烯等,这些介质可以引起平滑肌收缩和肿胀,从而导致关节疼痛。关节疼痛通常出现在猩红热后期,以四肢大关节最为常见,伴有红肿、活动受限等情况。
针对猩红热的相关临床表现,建议进行咽拭子培养、血常规检查以及C-反应蛋白检测来确认是否存在链球菌感染。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有青霉素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猩红热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