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是一种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在血液中释放毒素,从而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的急性全身性感染,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感染性疾病。诱发因素主要有病原微生物感染、免疫损伤、急性血液循环障碍、医源性感染这四种,建议患者出现败血症时,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针对性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1、病原微生物感染:常见为细菌感染,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较为多见。此外,还有部分病毒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及疱疹病毒等,以及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也可以引起败血症。真菌感染主要见于念珠菌、曲霉菌等;
2、免疫损伤:常见为严重的烧伤、急性白血病、淋巴瘤、艾滋病、器官移植等,导致患者免疫系统受到损害,也可能会诱发败血症;
3、急性血液循环障碍:常见于广泛性血管内凝血,此时患者处于微循环障碍状态,容易出现微循环血栓,从而引起败血症;
4、医源性感染:如静脉输液时没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或进行有创操作后,患者抵抗力下降,此时致病菌易从导管或伤口处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引起败血症。
患者出现败血症时,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降钙素原、炎症标志物等检测。根据检查结果,针对性地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头孢克肟、万古霉素等。此外,还需要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如患者有发热时,可以遵医嘱应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进行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