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就医助手

药物性肾损害症状

药物性肾损害症状

药物性肾损害可能表现为尿量减少、尿色改变、尿液浑浊、贫血、水肿等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评估肾功能。

1.尿量减少

药物通过干扰肾脏的正常生理功能,如利尿剂使用不当导致水钠潴留,会引起尿量减少。尿量减少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但更常见于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排尿次数减少,每次排尿量也相应减少。

2.尿色改变

药物经过肝脏代谢后进入血液,再经由肾脏过滤清除,此时可能会损伤到肾小管上皮细胞,使血红蛋白漏出至尿液中,从而出现尿色改变的情况。这种症状通常包括尿液颜色变深,从淡黄色变为黄褐色或红色,有时可伴有泡沫。

3.尿液浑浊

药物引起的肾损害可能导致蛋白质泄漏进尿液,增加尿液的黏稠度,使其变得浑浊。尿液浑浊通常指尿液外观呈乳白色或混浊状态,可能伴随有沉淀物或结晶体。

4.贫血

药物性肾损害会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或生成减少,进而引发贫血。贫血的症状包括乏力、头晕心悸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

5.水肿

药物引起的肾损害会影响肾脏的排水功能,导致体内液体滞留,形成水肿。水肿常出现在下肢、脚踝或眼睑周围,早晨起床时尤为明显,可能伴有体重增加。

针对药物性肾损害,建议进行尿常规、肾功能检测以评估肾功能状态。治疗措施可能包括停用可疑药物并监测肾功能,对于严重的肾损害,可能需要透析治疗。患者应避免接触已知有潜在肾毒性的药物,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促进药物排出,同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病情恢复。

2024-08-10 13:19举报/反馈
展开全文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文章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同城专科 网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