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性焦虑是指个体在与依恋对象分离时出现的过度担忧和恐惧的心理状态。
分离性焦虑源于个体对分离情境的预期或实际体验到的痛苦反应,大脑中的杏仁核会因为应激而过度激活,导致情绪上的强烈不适。典型表现为强烈的害怕被依恋对象离开,伴随着明显的焦虑感,如心悸、出汗等。还可能出现回避社交、学校退缩等症状。
诊断分离性焦虑可能需要进行心理评估,包括临床访谈和标准化测试,例如儿童行为评定量表。
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脑电图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神经生理原因。治疗分离性焦虑通常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或精神分析疗法。药物治疗可能涉及使用抗抑郁药,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或苯二氮卓类药物。
面对分离性焦虑,重要的是采取渐进的方法来减少依恋关系中的压力,同时鼓励患者参与放松技巧训练,如深呼吸练习,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