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性骨折通常表现为疼痛、肿胀、不稳定感、活动受限、负重困难,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尽快就医以确诊和治疗。
1.疼痛
疲劳性骨折是骨骼长时间承受重复性应力导致的微小损伤积累所致,这些微小损伤会刺激周围的神经组织,从而引发疼痛。疼痛通常位于受累骨结构的两端,在运动后加剧。
2.肿胀
当发生疲劳性骨折时,由于骨折端出血和炎症反应,会导致周围软组织出现充血水肿,进而形成肿胀的现象。肿胀可能出现在受伤区域,但程度较轻,一般不会超过正常范围。
3.不稳定感
疲劳性骨折会引起骨裂,使骨骼稳定性下降。患者可能会感到受伤部位有轻微晃动或不稳定的感觉。这种不适感多发生在受伤初期,随着愈合过程推进而减轻。
4.活动受限
疲劳性骨折可能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影响日常活动。受损骨骼限制了肢体的移动范围,导致活动受限。受限通常局限于特定动作,如弯曲或伸展受影响的关节。
5.负重困难
疲劳性骨折会影响骨骼的承重能力,导致负重困难。这是由于骨折处存在结构性损伤,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力。负重困难主要表现在受伤下肢,特别是在尝试站立或行走时更为明显。
针对疲劳性骨折的症状,建议进行X光检查以评估骨折情况。治疗措施包括制动休息、穿戴支具固定以及在严重情况下考虑手术内固定。在康复过程中,应避免剧烈运动,确保充足的休息,同时遵循医嘱逐步恢复活动水平。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