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肝病主要特征包括肝肿大、乏力、食欲减退、腹胀、黄疸,这些症状可能表明肝脏功能异常,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肝功能检查。
1.肝肿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由于肝脏内脂质代谢异常导致脂肪堆积过多,进而引发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致使肝细胞受损和肝脏体积增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肝肿大通常出现在右上腹部,有时可伴有压痛或叩击痛。
2.乏力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存在肝功能障碍时,会影响机体新陈代谢,从而出现乏力的症状。乏力感一般较为普遍,可能伴随全天或在特定时间更为明显。
3.食欲减退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脏受到损伤后,会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减弱,从而引起食欲不振的现象发生。食欲减退主要表现为长期感到饱胀或对食物缺乏兴趣,严重时可能导致体重下降。
4.腹胀
当患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时,肝脏会因为脂肪沉积而肿大,压迫周围脏器,此时就会出现腹胀的情况。腹胀多发生在中上腹部,可能因餐后加重,持续时间不定。
5.黄疸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若未及时控制,可能会进展为肝硬化,进一步发展为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此时会引起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清胆红素升高,形成黄疸。黄疸通常表现为皮肤和眼白部分发黄,尿液颜色加深,但巩膜黄染常呈间歇性。
针对非酒精性肝病,可以进行肝功能测试、超声波检查等明确诊断。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水飞蓟宾葡甲胺片、复方甘草酸苷胶囊等药物进行保肝护肝治疗。建议患者避免摄入高脂肪、高糖食物,保持规律运动,有助于改善病情。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