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不成形且颜色发黑可能是由于食物因素、药物副作用、慢性肠炎、结肠癌等引起的,需要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https://image.39.net/auth/w/20180410/23575.jpg)
1. 食物因素:摄入过多含铁质丰富的食物如猪血、鸭血等,可导致粪便呈现黑色,同时不耐受某些成分可能导致大便不成形。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停止食用相关食物后会自行缓解。
2. 药物副作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可以抑制胃黏膜分泌前列腺素,引起胃酸分泌增多,进而出现上述现象。通常停用该类药物后即可恢复正常排便习惯及颜色。
3. 慢性肠炎:炎症因子刺激肠壁,可能会导致局部水肿、充血,影响到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从而会引起大便性状改变。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美沙拉嗪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 结肠癌:恶性肿瘤细胞增殖过程中可侵犯周围组织结构,并伴随坏死、脱落等情况发生,此时由于病变部位受到压迫或阻塞,可引发腹泻、腹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脓血便。对于确诊为结肠癌的患者,可遵医嘱通过结肠切除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在排除食物因素干扰的前提下,如果持续出现黑色稀便,则应立即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其他情况可能包括痔疮出血、胆道梗阻等,这些疾病也可能导致大便呈黑色和不成形。例如,痔疮出血时血液与肠道中的硫化物结合形成黑色物质,而胆道梗阻则会导致胆汁无法流入小肠,进而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使大便变软不成形。具体治疗方法需根据病因确定,如手术切除胆石或使用硬化剂注射治疗痔疮。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有助于改善症状。此外,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以减少不适症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