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障碍症是指由于遗传或获得性因素导致血液凝固功能异常,引起出血倾向和/或止血缺陷的一组疾病。
凝血障碍症是由于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障碍引起的,如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Ⅸ、Ⅹ等。这些凝血因子参与了凝血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当其缺乏或功能障碍时,会导致凝血时间延长,从而影响正常
的止血过程。凝血障碍症患者可能出现易出血、瘀斑、皮下出血点等症状。此外还可能伴随有牙龈出血、月经量多、鼻出血等情况发生。
针对凝血障碍症的诊断,可以进行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测定等相关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还可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特定的凝血因子缺陷。凝血障碍症的治疗方法取决于具体病因,可能包括补充缺失的凝血因子、使用抗纤溶药物如氨甲环酸以及应用血小板输注。对于重型血友病A或B,则需要定期接受替代治疗。
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出血风险,同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复查凝血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