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功能检查不能完全排除肝硬化,因为肝硬化患者早期肝功能可能正常。肝硬化是多种慢性肝病的终末期表现,主要表现为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形成等,可导致肝功能异常。
1、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如果病情控制不佳,可能会发展为肝硬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发病早期时,由于肝脏损伤较轻,此时进行肝功能检查,一般不会出现明显异常;
2、酒精性肝病:长期大量饮酒者容易引起酒精性脂肪肝,进而进展为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以及酒精性肝硬化。此类患者在疾病早期时,由于肝脏损伤不严重,进行肝功能检查时也可能没有明显异常;
3、药物或化学制剂中毒:若机体对药物或化学制剂过敏,在服用后可能会引起药物或化学制剂中毒,从而引起急性重型肝炎,也可能会发展为亚急性重型肝炎和慢性重型肝炎。此类患者在疾病早期时,由于肝脏损伤较轻,进行肝功能检查时也可能没有明显异常;
4、其他原因:如遗传代谢性疾病、胆汁淤积性疾病等,都可能会引起继发性的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此类患者在疾病早期时,由于肝脏损伤不严重,进行肝功能检查时也可能没有明显异常。
因此,单纯通过一次的肝功能检查,并不能完全排除是否存在肝硬化。对于怀疑存在上述疾病的患者而言,在明确诊断前需要完善相关检查来进一步确诊。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